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在新密市青屏街街道,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青屏街街道地处新密市中心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众多,许多居民楼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楼层普遍在五至六层之间,且未配备电梯。对于年长者、行动不便者以及携带重物上下楼的居民来说,爬楼梯成了一项“体力挑战”。尤其是一些独居老人,因上下楼困难,长期不愿出门,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居民们对加装电梯的呼声日益高涨,成为街道办重点关注的民生议题。
为切实解决群众“上下楼难”问题,青屏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作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住建、规划、消防、电力等多部门力量,全面推进电梯加装工作。街道坚持“政府引导、居民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居民议事会、政策宣讲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确保每一台电梯的安装都建立在共识基础之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街道注重发挥基层治理优势,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体系,由社区干部、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组成服务专班,全程参与方案设计、资金筹措、施工协调和后期管理等环节。针对居民关心的资金分摊、采光通风、噪音扰民等问题,专班人员逐户沟通,组织专业机构进行技术评估,提出优化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低层住户的影响,有效化解了邻里矛盾,推动项目顺利落地。
截至目前,青屏街街道已累计完成32台既有住宅电梯的加装工作,覆盖辖区12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600余户。每一台电梯的启用,都伴随着居民脸上洋溢的笑容。家住化肥厂家属院六楼的李阿姨激动地说:“以前买菜上楼要歇两回,现在有了电梯,拎着菜篮子‘嗖’一下就上来了,真是方便多了!”另一位常年卧床的老人家属也表示,电梯不仅减轻了照护负担,更让老人有机会下楼晒太阳、见见老朋友,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电梯的建成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社区温度的体现。不少小区在电梯投入使用后,自发成立了电梯管理小组,制定了使用公约,定期组织维护保养,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一些原本关系淡漠的邻里,因共同参与电梯协商和管理过程,增进了了解,拉近了距离,社区凝聚力显著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青屏街街道在推进电梯加装的同时,还同步实施了楼道粉刷、照明改善、无障碍坡道建设等配套工程,进一步优化了居住环境。部分小区还结合电梯厅空间,打造“微型文化角”,张贴社区风采照片、张贴文明标语,既美化了空间,又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如今,走进青屏街街道的老旧小区,崭新的电梯与整洁的楼体相映成趣,居民们步履轻快地进出楼宇,孩童在楼下嬉戏,老人坐在长椅上聊天,一幅和谐宜居的画卷徐徐展开。电梯虽小,却承载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缩短了楼层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
未来,青屏街街道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探索多元化筹资模式,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实现“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同时,也将以电梯加装为契机,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努力打造安全、便利、温馨的宜居环境。
一台台平稳运行的电梯,正载着居民的期盼缓缓上升,也托举起青屏街街道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民生的温度看得见、摸得着,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在一步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活品质。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