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郑州新密市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民生工程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其中电梯加装项目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部加装电梯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新密市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更新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新密市大量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层住宅面临基础设施老化、居住功能退化等问题,尤其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群体而言,上下楼难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老大难”。为切实解决这一民生痛点,新密市委、市政府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工程,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政策支持,全力推进项目落地。
自2024年起,新密市住建局牵头成立电梯加装工作专班,联合街道办、社区居委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业主代表,建立“一项目一方案”工作机制,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资金分摊、施工安全、后期维护等问题,相关部门出台《新密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试行)》,明确每部电梯最高可获得20万元财政补贴,并鼓励采用“代建租用”“产权共有”等灵活模式,降低居民前期投入压力。同时,简化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联审联批,将原本需要数月的审批周期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极大提升了项目推进效率。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密市坚持“业主自愿、政府引导、因地制宜、保障安全”的原则,优先在居民意愿强烈、建筑结构条件允许、资金落实到位的小区先行试点。例如,在新华路街道的东大街社区,一栋六层高的老式居民楼成功加装电梯,成为该片区首个完成验收的示范项目。据住户李阿姨介绍:“以前爬楼气喘吁吁,现在按个按钮就上去了,真是方便多了。”类似的好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居民从观望转向积极参与。
为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新密市严格落实电梯加装全过程监管制度。所有项目均需通过结构安全性评估、消防审查、特种设备安装许可等多重把关,施工期间由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开展现场巡查,重点检查钢结构焊接质量、地基稳定性及电梯运行测试等关键环节。15部已验收电梯全部符合国家《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要求,并接入市级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定期维保提醒,确保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在推进电梯项目过程中注重发挥基层治理优势。各社区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张贴公示栏、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化解邻里矛盾,凝聚共识。部分小区还成立了“电梯自治管理小组”,由业主推选代表参与后续运维管理,探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机制。
随着首批15部电梯投入使用,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不仅显著改善了居民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出行条件,也带动了周边房产价值提升,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举措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新密市正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望未来,新密市计划在2025年底前再推进30部以上电梯加装项目,覆盖更多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同时,将进一步优化补贴政策,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探索“电梯+养老”“电梯+智慧社区”等融合模式,推动城市更新向纵深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前期经验,完善技术标准和服务体系,力争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密样板”。
可以预见,随着电梯加装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老楼将迎来“一键直达”的便利时代。这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社会治理精细化、公共服务人性化的重要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新密市正以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