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辖区,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的重点工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已全面完成,标志着该区域的功能配套实现了质的飞跃,真正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了实处。
西大街办事处作为新密市人口密集、老旧小区集中的核心区域之一,辖区内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多层住宅楼。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电梯设施,许多居住在高层的老年人、残障人士和行动不便者上下楼极为困难,“爬楼难”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为此,西大街办事处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号召,将加装电梯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自2022年起,西大街办事处便组织专班深入社区开展调研,逐户走访居民,了解实际需求,广泛征求意见。针对居民关心的资金分摊、施工安全、后期维护等问题,办事处联合住建、市场监管、电力、消防等多个部门,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通过“政府补贴+居民自筹+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模式,有效缓解了居民经济压力。同时,引入专业电梯公司进行设计与安装,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
在推进过程中,西大街办事处始终坚持“一梯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楼栋结构、居民年龄构成和使用频率,量身定制电梯设计方案。例如,在部分空间狭窄的楼体外侧采用钢结构连廊式电梯,既节省空间又不影响采光;在老年人口较多的小区,则优先选用无障碍电梯,并配备语音提示、紧急呼叫等适老化功能。此外,所有电梯均接入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实时维保,大大提升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截至目前,西大街办事处共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136部,覆盖辖区28个居民小区,惠及居民超过1.2万户、近4万人。每一部电梯的背后,都是无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居民的理解支持。在施工期间,街道干部全程驻点协调,及时化解邻里矛盾,保障工程顺利推进。不少居民从最初的疑虑观望,到主动参与协商、积极配合施工,体现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成效。
更令人欣喜的是,电梯加装并非终点,而是完善社区功能配套的新起点。随着电梯工程的全面竣工,西大街办事处同步推进了一系列配套设施升级:新增无障碍坡道56处,更新照明系统180余处,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桩320个,并对小区绿化、路面硬化、雨污分流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整治。如今的小区环境整洁有序,出行更加便捷,居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以前上五楼像爬山,现在按一下按钮就到了,真是方便多了!”家住福寿巷社区的李阿姨激动地说。她今年72岁,患有膝关节疾病,过去每次买菜回家都是一次“考验”。如今电梯通到了家门口,她的生活轻松了许多。类似这样的故事,在西大街办事处的各个社区不断上演,成为城市更新中最温暖的注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电梯加装项目的顺利完成,也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西大街办事处通过建立“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居民议事会、电梯管理小组等自治组织,实现了从“政府推着干”到“群众主动干”的转变。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不仅提高了项目执行效率,也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展望未来,西大街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推动智慧养老、社区食堂、便民服务中心等新型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养的现代化社区样板。
一部电梯,承载的是百姓的期盼,连接的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郑州新密西大街办事处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办实事”的初心使命,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也让千家万户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温度。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