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密市的某个安静角落,一座老旧居民楼悄然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曾经斑驳的墙面、狭窄的楼梯、老人上下楼的艰难步伐,如今被一部崭新的电梯所改变。这座名为“苹果小院”的小区,迎来了属于它的现代化时刻——加装电梯工程顺利竣工,居民们的幸福生活真正实现了一键直达。
苹果小院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典型的老式多层住宅区。小区内居住着大量中老年居民,许多家庭三代同堂。随着年龄增长,爬楼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头疼的问题。住在六楼的李奶奶今年78岁,每次买菜回家,提着菜篮一步步挪上六层楼梯,常常累得气喘吁吁。“以前最怕下雨天,湿滑的台阶让我都不敢出门。”她感慨道,“有时候真觉得被困在了家里。”
这样的困境并非个例。据统计,苹果小院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超过40%,其中不少人家中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障成员。上下楼难,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在无形中削弱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感和幸福感。居民们多次提出加装电梯的建议,但由于资金分摊、邻里协调、技术施工等问题,迟迟未能落地。
转机出现在2023年。新密市政府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列为民生重点工程。苹果小院被列为重点试点小区之一。街道办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合社区居委会、设计单位和居民代表召开多轮协调会,逐户走访征求意见,制定个性化加装方案。
“我们坚持‘一梯一策’,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项目负责人介绍,“从选址到外观设计,再到费用分摊比例,都由居民协商决定。”最终,通过政府补贴30%、产权单位支持10%、居民自筹60%的方式,解决了资金难题。低楼层住户因受影响较小,分摊金额较少;高楼层住户虽出资较多,但使用频率高,普遍表示理解和支持。
施工过程历时四个月。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施工单位采用装配式钢结构电梯井,缩短现场作业时间,并设置临时通道保障通行安全。社区还组织志愿者为高龄老人提供代购、接送等服务,确保改造期间生活不受影响。
2024年初春,电梯正式投入使用。当天,居民们自发聚集在单元门前,手持红绸带,共同按下启动按钮。伴随着平稳的上升,住在五楼的王大爷激动地说:“这不只是电梯,是通往幸福的按钮!”孩子们兴奋地来回乘坐,老人们则小心翼翼地体验着“一键到家”的便捷。
电梯带来的不仅是出行便利,更是社区凝聚力的提升。过去因加装问题产生过分歧的邻里,在共同参与决策的过程中增进了理解。如今,楼道里多了笑声,顶楼的空置阳台被改造成共享花园,居民们常在此喝茶聊天,其乐融融。
更深远的变化正在发生。依托电梯改造的成功经验,苹果小院陆续推进外墙保温、管线更新、智慧安防等配套升级。社区引入物业托管服务,建立居民议事厅,推动自治共治。一位年轻住户感慨:“原来老旧小区也能这么有活力,住在这里越来越有归属感。”
新密市住建局表示,苹果小院的经验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计划三年内完成200部既有住宅电梯加装任务。同时,将探索“电梯+养老”“电梯+托幼”等融合模式,打造全龄友好型社区。
一部小小的电梯,承载的是城市温度,丈量的是民生厚度。它缩短的不只是楼层之间的距离,更是政府与群众的心灵距离。当老人不再为上下楼发愁,当孩子能自由奔跑在楼宇之间,当每个家庭都能安心安居——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如今走进苹果小院,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那部静静矗立的电梯仿佛在诉说:时代的进步,终要落在每一个普通人的脚下。而每一次平稳的升降,都是对美好生活最温柔的回应。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