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对居住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在郑州新密市,一项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正稳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更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将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新密市作为郑州市下辖的重要县级市,拥有大量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宅小区。这些小区承载了几代人的生活记忆,但随着时间推移,基础设施老化、公共服务滞后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对于居住在高楼层的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而言,上下楼成为一大难题。群众呼声强烈,加装电梯成为迫切需求。
为回应群众期盼,新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之一。自2021年起,新密市住建局牵头,联合街道办、社区、设计单位及专业施工团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系统谋划、分类施策,全面启动电梯加装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新密市坚持“业主自愿、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安全规范”的原则,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各社区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住户意见,确保政策落地前达成共识。针对居民关心的资金分摊、后期维护、采光通风等焦点问题,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并提供多种设计方案供居民选择。
资金支持是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新密市积极落实郑州市相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给予每台最高15万元的财政补贴。同时,鼓励居民通过共同出资、引入社会资本、申请公积金提取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有效减轻了居民负担。部分小区还探索“代建租用”模式,由企业投资建设,居民按月支付使用费,实现了“零 upfront 成本”加装电梯,极大提高了参与积极性。
在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新密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所有电梯均须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过程全程监管,确保不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邻里正常生活。同时,建立电梯后期维保机制,明确管理责任主体,推动形成“建得好、管得住、用得久”的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新密市已完成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超过180台,覆盖城区多个街道,惠及居民近万人。其中,青屏街街道、新华路街道等区域率先实现成片推进,部分小区已实现单元楼全覆盖。许多老年居民感慨:“以前上下楼像爬山,现在‘一键直达’,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电梯加装不仅是一项硬件改造工程,更是一次基层治理能力的考验。在推进过程中,社区干部耐心调解邻里矛盾,法律顾问提供政策咨询,志愿者协助组织协调,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一些小区借此机会同步开展楼道美化、管线整治、绿化提升等配套改造,整体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此外,新密市还注重经验总结与制度创新,出台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细则》,明确了审批流程、技术标准、资金补贴等内容,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依托智慧城市建设,部分新装电梯已接入物联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智能调度,进一步提升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电梯虽小,却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郑州新密市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为抓手,把群众“家门口”的事办成了“心坎上”的事,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上楼难”问题,更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未来,新密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养老、托幼、停车、环境整治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更多民生项目落地见效。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小区加入加梯行列,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从“爬楼时代”迈向“电梯时代”,这不仅是生活方式的转变,更是城市温度的体现。郑州新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生实事”的深刻内涵——只有真正沉下去听民意、办实事、求实效,才能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当一台台电梯平稳运行在老楼之间,托起的不仅是居民的身体,更是对幸福生活的信心与期待。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