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数量迅速增长,电梯作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切实提升电梯维保质量,保障公共安全,郑州市与新密市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模式,开展跨区域联动抽查行动,聚焦电梯维保中的关键环节,形成监管合力。此次联合抽查以“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闭环管理”为原则,围绕十大重点内容展开,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推动电梯维保工作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
一是维保单位资质合规性。 联合检查组首先核查维保单位是否具备合法有效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对无证维保、超范围作业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确保维保主体合法合规。
二是维保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 检查电梯使用单位是否与维保单位签订正式维保合同,合同中是否明确维保周期、项目、标准及双方责任。同时核实合同履行情况,是否存在“签而不维”或“以修代保”等现象,防止维保流于形式。
三是维保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维保记录是反映维保工作落实情况的重要依据。检查人员重点抽查近三个月的维保记录,核对时间、内容、签字是否真实完整,是否存在代签、补签、漏签等问题。对发现伪造记录的行为依法依规处理,强化责任追溯。
四是现场维保作业规范性。 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突击检查维保现场,观察维保人员是否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是否佩戴安全防护用品,是否设置警示标志,是否执行断电、挂牌等安全措施。通过实地监督,杜绝违规作业行为。
五是电梯安全装置有效性。 对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锁装置等关键安全部件进行功能测试,检查其是否灵敏可靠。特别是对使用年限较长的电梯,重点排查安全保护系统老化、失灵等隐患,确保应急保护机制正常运作。
六是故障处理与应急响应能力。 查阅电梯故障维修台账,核实故障报修、处置、反馈的全流程是否及时高效。同时模拟突发困人事件,检验维保单位30分钟内到达现场的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和人员熟练度。
七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督促物业公司、商场、医院等电梯使用单位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做好日常巡查并配合维保工作。对管理缺位、责任虚化的单位予以通报整改。
八是老旧电梯更新改造进展。 针对使用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重点检查是否列入更新改造计划,资金落实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带病运行”现象。推动属地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加快淘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老旧设备。
九是智慧监管平台数据对接情况。 推动维保单位接入“河南省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维保过程线上留痕、实时上传。检查组核实维保数据是否与纸质记录一致,是否存在“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提升监管透明度和信息化水平。
十是群众投诉与舆情处置机制。 梳理近期12345热线、信访平台关于电梯故障、维保不到位的投诉,倒查相关维保单位履职情况。建立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此次郑州与新密两地联动抽查,打破了行政区划壁垒,实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执法协同。截至目前,已抽查住宅小区、写字楼、医院等重点场所电梯860余台,发现问题隐患230项,下达整改通知书78份,立案查处5起,有效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下一步,两地将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检查,并将抽查结果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电梯安全无小事,维保质量是关键。通过聚焦十大重点,强化全链条监管,郑州与新密正逐步构建起“企业主责、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电梯安全共治格局。未来,还将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估、保险+服务等创新模式,持续提升电梯本质安全水平,让市民“上上下下”更安心、更放心。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