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长,电梯作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特别是电梯维保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此,省政府安全生产巡查组定期对全省范围内的电梯使用单位及维保企业开展专项检查,其中电梯维保档案的管理情况是巡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实际巡查过程中,巡查组首先关注的是维保档案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维护保养规则》等法律法规要求,每台在用电梯都必须建立独立、完整的维保档案。档案中应包含电梯基本信息(如设备编号、型号、安装位置、制造单位、使用单位等)、维保合同、年度检验报告、故障记录、应急演练资料以及至少近一年的维保记录。巡查人员会逐一核对档案内容是否齐全,是否存在缺项、漏项或后补现象,尤其严查“虚假维保”“代签代填”等违规行为。
其次,巡查组重点关注维保档案的规范性与时效性。按照规定,电梯应当至少每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并由持证维保人员现场操作并签字确认。巡查人员会调取维保记录表,核查维保时间是否符合周期要求,维保项目是否覆盖半月、季度、半年和年度等不同层级的内容。例如,半月维保应包括门系统、制动器、限速器等关键部件的检查;年度维保则需进行全面性能测试和安全装置校验。若发现维保记录时间间隔过长、项目缺失或签字人无相应资质,将视为严重违规。
此外,维保档案中的责任可追溯性也是检查的重点。巡查组会核实维保单位是否具备合法资质,维保人员是否持有有效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并通过比对档案中的签字笔迹、身份证信息、社保缴纳记录等方式验证人员真实性。同时,要求使用单位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台账,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职责,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追溯维保过程、锁定责任主体。对于跨区域维保、外包转包等复杂情况,更要求档案中附有清晰的合作协议和责任划分说明。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河南省正积极推进“智慧电梯”平台建设,巡查组也同步检查维保单位是否按规定将维保数据实时上传至省级监管系统。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需保持一致,且上传时间节点不得滞后。通过大数据比对,监管部门可及时发现异常维保行为,如短时间内多地打卡、同一人员同时出现在不同地点等可疑情况,从而提升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值得一提的是,巡查过程中还特别重视隐患整改闭环管理。若在维保档案中发现曾记录过重大安全隐患(如曳引机异响、缓冲器失效、门锁装置失灵等),巡查组会进一步核查后续处理情况:是否及时停梯维修?是否由原制造单位或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整改后是否有复检报告?所有整改措施必须形成完整证据链,杜绝“只报不改”“敷衍整改”等问题。
针对老旧小区、商场、医院、学校等人流密集场所的电梯,巡查标准更为严格。这些场所的电梯使用频率高、负荷大,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因此,巡查组不仅查看常规维保记录,还会结合监控录像、值班日志、投诉记录等辅助材料,综合评估维保工作的实际执行效果。
最后,巡查组强调,维保档案不仅是技术文件,更是法律责任的载体。任何篡改、伪造、隐匿档案的行为都将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对管理规范、档案齐全的单位,将在信用评价、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正向激励,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行业生态。
总之,电梯维保档案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基础性工作,是连接维保单位、使用单位与监管部门的重要纽带。河南省政府安全生产巡查组通过严格、细致、常态化的检查,持续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电梯维保工作从“形式合规”向“实质安全”转变,切实筑牢城市公共安全防线,为广大群众营造安心、放心的乘梯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