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郑州市高层住宅数量持续增长,电梯作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设施,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部分老旧小区电梯老化严重,故障频发,亟需进行大修或更新改造。为切实保障电梯维修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管局”)进一步规范了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用于电梯大修的申请与审批流程,推动形成公开透明、权责清晰、监督有力的资金使用机制。
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及河南省相关法规,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是业主共同缴纳、专款专用的资金,主要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电梯作为典型的共用设施设备,其大修费用可依法从该资金中列支。但在实际操作中,曾出现申请程序不明确、审批周期长、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影响了维修效率,也引发了部分业主对资金使用的质疑。为此,市房管局结合实际情况,优化了电梯大修资金使用的全流程管理。
首先,在申请环节,明确了责任主体。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作为申请人,须在电梯经专业检测机构评估确认需要大修后,方可启动维修资金使用程序。申请材料包括:电梯检测报告、维修方案、工程预算、施工单位资质证明、业主大会或业主共同决定的书面意见等。其中,业主表决是关键一环,必须经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且参与表决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方可进入后续流程。此举充分保障了业主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其次,在审核环节,市房管局建立了分级审核机制。辖区物业管理部门负责初审,重点核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业主表决程序的合规性;市房管局进行复审,组织专家对维修方案的技术可行性与预算合理性进行评估。对于重大或复杂项目,还可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进行独立论证,确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为提高审批效率,市房管局推行“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模式。依托郑州市智慧房产服务平台,开通专项维修资金在线申报系统,实现申请材料电子化提交、进度实时查询、结果网上公示。同时,设立专项服务窗口,为不具备线上操作能力的申请人提供指导服务,确保便民利民。
资金拨付方面,实行分阶段支付制度。工程启动前,可预拨不超过预算金额30%的款项用于前期准备;工程进度达到50%时,经现场核查后拨付至总额的60%;工程竣工并通过验收后,再拨付剩余款项。全部资金拨付均需附具正规发票、验收报告及审计意见,杜绝虚报冒领、挪用套取等风险。
此外,强化全过程监督机制。所有电梯大修项目的信息,包括申请单位、维修内容、预算金额、业主表决结果、施工进展、资金使用情况等,均须在小区显著位置及市房管局官网同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鼓励业主代表参与施工过程监督,发现问题可随时向主管部门反映。市房管局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违规使用维修资金的行为依法依规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市房管局还积极推动电梯大修与老旧住宅改造、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对于纳入城市更新计划的小区,优先安排电梯大修资金支持;鼓励采用节能、智能、远程监控等新技术提升电梯安全性能和运维效率。同时,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在应急处置、资金申报、沟通协调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通过一系列制度优化和流程再造,郑州市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用于电梯大修的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审批周期平均缩短30%以上,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2023年全年,全市共有180余个小区通过规范流程完成电梯大修,涉及资金逾8000万元,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
未来,市房管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维修资金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形成政府监管、业主自治、社会监督、专业服务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切实守护居民“上下楼”的安全与便利,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环境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