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公共设施日益强调人性化与无障碍理念的今天,政府机关办公楼的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已成为提升服务效能和体现社会关怀的重要举措。新密市医疗保障局办公楼电梯无障碍维保改造项目,正是这一趋势下的生动实践。该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原有电梯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更通过系统性升级,显著提升了残障人士、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群体的通行便利性,为政务服务环境注入了温度与人文关怀。
新密市医保局办公楼建于2000年代初期,楼高六层,是全市医保业务办理的核心场所,日均接待群众超过500人次。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楼内两部垂直电梯频繁出现故障,如开关门延迟、平层不准、紧急呼叫失灵等问题,严重影响群众办事体验,尤其对老年群体和轮椅使用者造成极大困扰。此外,原电梯未配备语音播报、盲文按钮、低位操作面板等无障碍功能,不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要求,亟需进行系统性维保与功能升级。
2023年初,新密市医保局联合市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及专业电梯维保公司,启动“办公楼电梯无障碍维保改造工程”。项目以“安全第一、功能完善、服务便民”为核心目标,制定了分阶段实施计划。首先,组织技术团队对现有电梯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控制系统老化、曳引机磨损严重、安全保护装置响应迟缓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决定采取“维保+局部更新”的综合改造策略,在保留主体结构的基础上,更换关键部件,优化运行逻辑,并全面加装无障碍设施。
在硬件升级方面,项目重点更换了电梯的控制主板、变频器和门机系统,确保启停平稳、开关门顺畅;同时对曳引钢丝绳、限速器、安全钳等安全部件进行了全面检修与更换,提升了整体运行的安全冗余度。为增强应急能力,新增了五方通话系统(机房、轿厢、值班室、底坑、监控中心),并接入市特种设备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控与故障预警。
无障碍功能的增设是本次改造的亮点。电梯轿厢内加装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盲文按钮,位置设置在距地90厘米处,方便轮椅使用者操作;操作面板采用高对比度标识与大字体显示,并增加语音报层功能,帮助视障人士准确识别楼层信息。此外,轿厢内部加装了扶手环、防滑地面材料及紧急求助按钮,顶部增设广角监控与照明补光系统,全方位保障乘梯安全。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特别优化了电梯与楼层通道的衔接设计,在出入口铺设了连续的导盲提示砖,并调整门槛高度,消除高差障碍,真正实现“零高差、无障碍”通行。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组坚持“最小化影响、最大化效率”原则,利用夜间和周末非办公时间作业,设置临时引导标识和人工帮扶岗,确保医保窗口服务不间断。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告栏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施工进度,征求群众意见,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
改造工程于2023年9月顺利竣工并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验收。投入使用后,电梯故障率同比下降92%,群众满意度测评中“通行便利性”指标提升至98.6%。多位前来办理业务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表示,现在独自乘梯不再担心被困或误操作,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尊重。
此次电梯改造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政务服务理念的深化。它体现了政府部门对特殊群体需求的主动回应,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服务宗旨。新密市医保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无障碍服务标准,培训工作人员掌握助残沟通技巧,并计划在下属各经办网点推广类似改造经验。
未来,随着智慧城市与包容性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公共建筑的无障碍环境将面临更高要求。新密市医保局的这一实践为同类单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即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融合无障碍设计理念,以细节提升服务品质,用科技赋能人文关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平等、便捷地享受公共服务”的目标,推动社会治理向更加公平、温暖的方向迈进。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