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新密市在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面持续发力。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密市乡村振兴局积极探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保障相结合的发展路径,于2023年正式启动“乡镇社区电梯维保普及计划”。该计划旨在解决乡镇老旧住宅区、安置小区及公共建筑中电梯运行安全隐患突出、维护管理缺失等问题,全面提升群众居住安全与出行便利。
长期以来,新密市部分乡镇社区因建设年代较早,配套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尤其是一些多层住宅楼在加装电梯后,缺乏专业维保团队和系统化管理制度,导致电梯故障频发、停运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残障人士的日常出行。针对这一现实问题,新密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市场监管、住建、财政等多部门,经过深入调研与可行性论证,制定了为期三年的电梯维保普及行动计划,覆盖全市16个乡镇街道的89个重点社区。
该计划以“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受益”为基本原则,采取“分类施策、分步推进”的实施策略。首先,对辖区内所有已安装电梯的乡镇社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电梯档案数据库,详细记录设备型号、使用年限、维保记录、责任单位等信息,实现“一梯一档”动态管理。其次,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入具备资质的第三方维保公司,签订长期服务协议,确保每台电梯每月至少接受两次专业巡检和一次全面保养。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村(社区),市财政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对维保费用给予50%以上的补助,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在技术支撑方面,新密市乡村振兴局推动“智慧电梯”平台建设,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梯运行监测。目前已有超过60%的试点电梯安装了远程监控装置,可实时采集运行数据、自动报警异常情况,并与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和应急救援系统联动,实现“故障早发现、响应快处置”。此外,还开发了面向居民的手机小程序,用户可通过扫码查看电梯维保记录、报修进度和安全提示,增强了透明度和参与感。
人才队伍建设也是该计划的关键环节。为解决乡镇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乡村振兴局联合本地职业院校开设电梯维保技术培训班,定向培养基层维保人员。目前已举办三期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80余人,其中70%已顺利就业并分配至各乡镇服务站点。同时,建立“维保技师下乡服务周”制度,组织市级专家团队定期赴偏远乡镇开展技术指导和现场教学,有效提升了基层维保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该计划注重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相结合。在实施过程中,鼓励社区成立电梯管理委员会,由居民代表、物业、村委会共同参与决策监督,推动形成“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部分社区还探索将电梯维保纳入积分制管理,居民参与安全宣传、监督举报等行为可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极大激发了群众积极性。
自计划实施以来,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437台乡镇电梯的建档和首轮维保升级,故障率同比下降62%,群众满意度达94.3%。多个社区反馈,老年人出门就医、买菜更加方便,儿童上下学也更安全。一位住在米村镇幸福家园的老年居民感慨:“以前电梯三天两头坏,上下楼得扶着墙慢慢走,现在一个月都不出一次问题,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
展望未来,新密市乡村振兴局表示,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全市乡镇社区电梯维保规范化、常态化、智能化全覆盖。同时,将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参考样本。
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的振兴,更是人居环境与公共服务的全面提升。“乡镇社区电梯维保普及计划”虽是一项具体而微的民生工程,却折射出新密市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温度与精度。它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回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为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了新动能。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生根,新密市正以坚实步伐迈向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