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电梯能效测试标准ISO 25745的本地化实施
2025-11-1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数量的迅速增长,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核心设备,其能耗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据统计,电梯在楼宇总能耗中占比可达5%至10%,尤其在大型商业综合体和超高层住宅中更为显著。为应对这一挑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推出了《ISO 25745电梯能效测试标准》系列,旨在建立统一、科学的电梯能效评估体系。然而,由于各国在气候条件、使用模式、电力结构及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进行本地化调整与实施。

ISO 25745标准分为多个部分,涵盖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能效测量、计算方法和分类等级。其中,核心内容包括能耗分类(Energy Usage Categories)、运行周期定义、待机功耗测量以及综合能效指标(如每年每台电梯的千瓦时消耗量)。该标准通过模拟典型使用场景,提供了一套可重复、可比较的测试流程,从而为制造商、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提供了技术依据。

尽管ISO标准具备高度的科学性和普适性,但直接照搬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以中国为例,电梯的使用强度普遍高于欧美国家,尤其是在一线城市,高峰时段的频繁启停导致能耗显著上升。此外,中国的气候分布广泛,从北方严寒地区到南方湿热地带,环境温度对电梯电机效率、润滑系统性能乃至控制系统稳定性均有影响。若完全采用ISO推荐的测试环境参数(如20℃恒温),可能无法真实反映设备在实际运行中的能效表现。

因此,本地化实施的关键在于“情景适配”。首先,应在国家标准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本土使用特征。例如,中国现行的GB/T 24474《电梯乘运质量测量》和即将更新的GB 21240《液压电梯安全规范》等标准,已开始引入能效相关条款。建议在此基础上,参照ISO 25745框架,制定符合国情的测试工况——如增加“高密度使用周期”或“长行程高频次运行”等测试模式,以更贴近实际负载情况。

其次,电力系统的差异也需纳入考量。欧美多采用单相或三相低压供电,而中国高层建筑普遍配备高压变配电系统,电梯驱动装置常连接至专用变压器。这种供电方式虽然稳定,但在轻载或待机状态下仍存在无功损耗。因此,在能效测试中应加入对功率因数、谐波畸变率等电能质量参数的监测,确保评估结果全面反映设备的真实能耗水平。

再者,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是推动标准落地的重要保障。目前,中国已将绿色建筑、低碳园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多地政府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既有建筑加装高效节能电梯或对老旧设备进行能效改造。在此背景下,可将ISO 25745本地化版本与绿色认证体系(如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LEED、BREEAM)相结合,赋予高能效电梯项目更高的评分权重,从而形成正向激励。

同时,检测机构的能力提升也不容忽视。能效测试不仅依赖精密仪器,还需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复杂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当前国内部分第三方检测单位尚缺乏针对ISO 25745的完整测试平台,亟需加强实验室建设与人员培训。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权威机构开展能力验证和技术比对,确保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与公信力。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能效监控提供了新路径。现代电梯普遍配备物联网模块,可实时采集运行时间、启停次数、负载状态等数据。这些信息经过算法处理后,可用于构建动态能效模型,实现从“静态测试”向“持续监测”的转变。未来,可探索将在线能效评估纳入本地化标准体系,使监管更加精准高效。

综上所述,ISO 25745作为全球电梯能效管理的重要技术基准,其价值毋庸置疑。但要真正发挥实效,必须结合本国实际进行系统性本地化改造。这不仅涉及技术参数的调整,更需要政策支持、产业协同和技术创新的共同推进。唯有如此,才能推动电梯行业迈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阶段,为建设可持续城市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