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EC 62061到GB 28526:电梯安全相关系统的标准实践
2025-11-15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备受关注。在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与维护过程中,安全相关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 IEC 62061 是针对机械电气安全控制系统功能安全的核心标准之一,而我国在此基础上转化并发布了等效国家标准 GB 28526,为电梯安全相关系统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规范指导。从 IEC 62061 到 GB 28526 的演进,不仅体现了我国对国际先进标准的积极采纳,也标志着我国在电梯安全领域技术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IEC 62061 全称为《机械安全 — 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是基于 IEC 61508 功能安全基础标准在机械领域的具体应用。该标准明确了安全相关控制系统在设计阶段必须满足的风险评估、安全完整性等级(SIL)、架构约束、诊断覆盖率、共因失效分析等关键要求。对于电梯系统而言,其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紧急停止回路、超载保护等均属于安全相关功能,这些功能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IEC 62061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程方法论,用于识别危险、量化风险,并通过技术手段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我国于2012年正式发布 GB 28526-2012《机械电气安全 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等同采用 IEC 62061:2005(第二版)。这一转化并非简单的文本翻译,而是结合国内电梯行业实际,在术语、法规衔接、检测认证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本土化适配。例如,GB 28526 明确要求安全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失效安全”原则,并对不同 SIL 等级对应的硬件架构(如单通道、双通道冗余)、诊断能力、平均危险失效间隔时间(MTTFd)等提出具体量化指标。这为电梯制造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径。

在实际应用中,GB 28526 对电梯安全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提出了系统性要求。从最初的概念设计阶段开始,企业需进行充分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确定每个安全功能所需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例如,电梯的紧急制动系统通常被评定为 SIL 3 级别,意味着其失效概率必须极低,且系统具备高冗余和强自检能力。随后,在详细设计阶段,工程师需依据标准中的结构约束表选择合适的硬件架构,并通过计算诊断覆盖率、共因失效因子等参数验证系统可靠性。此外,软件部分也需符合 IEC 61508 中关于程序开发、测试与维护的要求,确保逻辑控制无误。

值得注意的是,GB 28526 还强调了验证与确认的重要性。在电梯样机试制完成后,必须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标准开展功能安全评估,包括故障注入测试、电磁兼容性试验、环境适应性检验等,以证明系统在各种异常工况下仍能可靠执行安全功能。同时,标准还要求建立完整的文档体系,涵盖安全计划、风险评估报告、FMEA 分析、SIL 验证计算书等,实现全过程可追溯。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电梯的发展,诸如物联网远程监控、AI故障预测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控制系统,这对功能安全标准的应用提出了新挑战。GB 28526 虽然主要面向传统机电系统,但其核心理念——基于风险的功能安全管理框架——依然具有高度适用性。行业正在探索如何将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与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协同考虑,确保智能电梯在数据交互过程中不因网络攻击导致安全功能失效。

综上所述,从 IEC 62061 到 GB 28526 的转化与实施,是我国电梯安全标准体系迈向国际化、规范化的重要一步。它不仅提升了国产电梯产品的本质安全水平,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未来,随着电梯数量持续增长和使用场景日益复杂,进一步深化 GB 28526 的应用,推动其与最新技术融合,并加强从业人员的功能安全培训,将是保障公共出行安全的关键所在。唯有坚持标准引领、科技赋能、责任落实,才能真正构建起让公众安心、社会放心的电梯安全生态。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