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电梯维护保养人员资质要求的国际标准与本地化
2025-11-1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电梯维护保养是保障电梯长期稳定、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而维护保养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资质水平直接关系到电梯系统的可靠性与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电梯维保人员资质标准,既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上,针对电梯维护保养人员的资质管理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以欧洲为例,《欧盟电梯指令》(EU Directive 2014/33/EU)明确规定了电梯安装、维修及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要求。该指令强调,从事电梯维保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系统的职业培训,并通过国家认可的考核获得相应资质证书。此外,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ISO 9788《电梯——维护说明》也对维保人员的技术能力、操作规范和持续教育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这些标准普遍要求维保人员具备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等多学科知识背景,熟悉电梯结构原理与安全保护装置,并能独立处理常见故障。

在美国,电梯维保人员的资质管理主要由各州自行制定,但总体遵循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发布的A17.1电梯安全规范。该规范不仅对电梯设备本身提出严格要求,还明确指出维保工作必须由“合格人员”(Qualified Personnel)执行。所谓“合格人员”,通常指经过正规培训、拥有相关工作经验并通过专业考试的技术人员。许多州还要求维保人员定期参加继续教育课程,以确保其知识体系与时俱进。这种“培训+考核+持续教育”的模式,有效提升了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

尽管国际标准为电梯维保人员的资质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但在实际应用中,各国需结合本地法律法规、技术发展水平和行业现状进行合理调整与本地化实施。在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电梯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2-2017)构成了电梯维保管理的基本框架。根据规定,从事电梯维保的单位必须取得相应的许可资质,其作业人员须持有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且每四年需进行复审。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维保队伍的基本素质。

然而,当前我国电梯维保人员资质管理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地区存在培训资源不足、考核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导致持证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化电梯、物联网远程监控等新技术的应用,传统维保人员的知识结构亟待更新。为此,近年来多地开始推动维保人员资质标准的升级与本地化优化。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试点引入基于能力导向的分级认证体系,将维保人员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分别对应不同的技术职责和操作权限。同时,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定向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养。

此外,数字化转型也为维保人员资质管理带来了新思路。部分领先企业已建立电子化档案系统,实时记录维保人员的培训经历、考核成绩和现场作业表现,实现资质信息的动态管理。一些地区还探索将虚拟现实(VR)技术应用于培训过程,帮助学员在模拟环境中掌握复杂故障的处理流程,从而提高培训效率与实战能力。

综上所述,电梯维护保养人员的资质要求既需借鉴国际通行标准,确保技术规范的先进性与普适性,又应充分考虑本国或本地区的法律环境、技术条件和行业发展阶段,推动标准的本土适应与创新落地。未来,随着电梯数量的持续增长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立更加科学、精细、动态的维保人员资质管理体系,将成为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核心支撑。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教育机构应协同发力,完善培训机制、强化监管力度、推动技术赋能,共同构建一个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电梯维保生态体系。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