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解读:电梯电磁锁装置技术要求的国内外标准对比
2025-11-15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核心设备,其安全性能受到广泛关注。在众多电梯安全部件中,电磁锁装置作为防止轿厢意外移动、保障乘客安全的重要组件,其技术要求与标准规范尤为关键。目前,国内外针对电梯电磁锁装置的技术标准存在差异,深入对比分析这些标准,有助于提升我国电梯产品的安全性与国际竞争力。

首先,从国际标准来看,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 IEC 60747-5-5IEC 62061 等标准对电梯用电子安全相关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涉及电磁锁的功能安全等级(SIL)、可靠性评估及故障防护机制。特别是 IEC 60947-4-1 对接触器类元件(包括电磁锁驱动部件)规定了电气寿命、耐压性能和机械强度等指标。此外,欧洲电梯指令(2014/33/EU)及其协调标准 EN 81-20:2020 明确指出,用于层门锁定的电磁锁必须满足双重独立锁定原则,并具备监控功能,确保在未完全锁定状态下无法启动电梯运行。该标准还强调电磁锁应能承受规定的静态和动态载荷,且在断电情况下自动进入锁定状态,体现了“失效安全”设计理念。

相比之下,我国现行国家标准 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已被 GB/T 7588.1—202X 系列标准逐步替代)对门锁装置的要求较为基础,主要集中在机械强度、电气联锁和防误操作方面。新发布的 GB/T 7588.1—2022GB/T 7588.2—2022 等同采用了 ISO 8100 系列标准,在技术内容上已与国际接轨。其中明确规定:用于层站门锁的电磁锁必须具备冗余设计、状态反馈功能以及独立的验证手段,确保锁紧有效性可被持续监测。同时,标准要求电磁锁在额定电压的85%至110%范围内稳定工作,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并通过EMC测试。

在具体技术参数方面,国内外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欧盟标准通常要求电磁锁的最小保持力不低于1000N,并需通过至少10万次的操作寿命试验;而我国旧版标准对此类量化指标规定较少,更多依赖型式试验和整机验证。不过,随着新版国标的实施,这类差距正在缩小。值得注意的是,美国 ASME A17.1:2023 标准对电磁锁的应用场景划分更为细致,特别强调在消防电梯和无障碍电梯中的高可靠性要求,要求电磁锁系统具备自诊断功能,并能在控制柜中显示故障代码,便于维护人员快速排查问题。

另一个重要区别体现在认证体系上。在欧洲,电磁锁作为安全关键部件,必须取得CE认证,并由公告机构进行型式检验和生产一致性审查;而在国内,虽然部分企业自愿申请CCC认证或第三方检测,但尚未强制将电磁锁列为独立认证单元,监管力度相对宽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市场准入的公平性。

此外,功能安全理念的引入也是中外标准的重要分水岭。国际先进标准普遍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方法,要求电磁锁系统的设计符合 IEC 61508ISO 13849 的架构要求,如双通道检测、交叉监测、软件冗余等。而我国传统标准更侧重于单一元器件的性能测试,系统级功能安全评估尚处于推广阶段。不过,随着智能制造和物联网技术在电梯行业的应用,具备远程监控、状态预警功能的智能电磁锁正逐步普及,推动国内标准向系统化、智能化方向演进。

综上所述,尽管我国电梯电磁锁装置的标准体系正不断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但在细节要求、测试方法和认证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核心部件的独立标准化管理,推动功能安全理念落地,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同时,建议监管部门加快完善针对电磁锁等关键安全部件的专项技术规范,建立全生命周期追溯机制,真正实现从“合规”到“本质安全”的跨越。唯有如此,中国电梯产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中赢得更多信任与份额。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