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郑州市新密市近年来积极推进旧梯更新工作,旨在改善居民出行条件、提升居住环境安全与舒适度。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浮出水面:旧梯更新所安装的新电梯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的安装技术规范?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上世纪建设的住宅小区逐渐显现出基础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其中电梯设备尤为突出。许多投入使用超过15年的电梯存在运行不稳定、故障频发、安全性低等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及地方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老旧电梯更换或改造。
在河南省,尤其是郑州市及其下辖的新密市,政府高度重视旧梯更新工程,并将其纳入民生实事之一。2022年,《郑州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旧梯更新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鼓励居民通过集资、财政补贴等方式进行电梯更换。
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无论是在新建建筑中还是在旧梯更新项目中,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制定的技术规范。这些规范主要包括:
这些标准对电梯的结构设计、安装工艺、电气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详细要求。例如,电梯井道的尺寸、导轨的安装精度、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等都有明确的数据指标。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稳定运行。
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新密市在旧梯更新项目中普遍引入了具备资质的专业电梯公司负责设备采购与安装。根据公开招标信息显示,多数项目中标单位均为国内知名电梯品牌代理商,具有相应的特种设备安装、维修许可证。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相关部门也加强了监管力度。新密市住建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组织现场检查,重点核查电梯安装是否按照图纸施工、是否使用合格材料、是否有完整的施工记录等。此外,所有更新后的电梯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均需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验收检测。
尽管如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老旧小区因空间限制,无法完全按照标准建设电梯井道;有些居民出于成本考虑,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但可能存在技术风险的非主流品牌电梯。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电梯的长期运行安全。
首先,老旧小区的建筑结构复杂多样,很多楼栋之间间距小、地下管线密集,导致电梯井道选址困难。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实现符合技术规范的安装,成为一大难题。
其次,居民意见不统一也是制约因素之一。由于电梯更新涉及全体业主的利益分配,包括资金筹集、楼层受益差异等问题,容易引发矛盾,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进度和技术标准的执行。
再者,部分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例如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缆、简化安全防护措施等,这不仅违反技术规范,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为确保旧梯更新项目中电梯安装技术规范的有效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前期规划与设计审查
在项目启动阶段,应由专业机构对电梯井道布局、结构承载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且符合相关规范。
加强施工过程监管
建立健全施工全过程监管机制,实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制度,加大对关键节点的检查频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加强政策宣传和技术知识普及,引导居民理性看待电梯更新中的技术标准问题,增强其安全意识和监督能力。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鼓励电梯企业在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维保服务体系,确保电梯在投入使用后能够持续安全运行。
总之,郑州新密市的旧梯更新工作正处于快速推进阶段,电梯设备的安装技术规范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但仍面临一定挑战。唯有坚持依法依规、科学严谨的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安全乘梯、安心出行”的目标,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