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郑州市新密市近年来也加快了旧梯更新的步伐,致力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随着一批老旧电梯完成更换或改造,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电梯维护保养费用的透明度与公示机制,成为许多居民关心的话题。
电梯作为高层住宅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在完成旧梯更新后,新设备虽然性能优越、技术先进,但随之而来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故障维修等费用也不容忽视。如果这些费用不能做到公开透明,很容易引发居民质疑,甚至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
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电梯维护保养费用公示机制,不仅关乎物业管理的专业水平,更直接影响着居民对社区治理的信任程度。
根据新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介绍,自2021年起,该市启动了“老旧小区电梯更新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对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进行评估并逐步更换。截至目前,已有多个小区完成了电梯更新工程,新的电梯设备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安装和后续维护。
在更新过程中,部分小区采用了“政府补贴+业主出资”的模式,即政府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剩余部分由业主分摊。而在更新完成后,电梯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则主要依赖于物业服务企业或第三方维保公司。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居民反映:电梯维保的具体项目、费用明细以及资金流向并不清晰。例如,有些小区物业只是简单地将维保费用纳入每月的物业管理费中,没有单独列出;也有居民表示,即使查看账目,也难以理解其中的专业术语和计费标准。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国家及河南省有关电梯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电梯维保费用的公示制度: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电梯的使用单位(通常是物业公司)是电梯安全管理和费用公示的第一责任人。物业公司应主动承担起信息公开的义务,确保居民能够及时了解电梯的运行状况及相关支出。
电梯维保费用的公示不应仅限于总金额,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公示频率建议为每季度一次,并在小区公告栏、业主微信群、物业服务APP等渠道同步发布,便于居民查阅。
为增强公信力,可探索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电梯维保费用进行年度审查,并出具独立报告。同时,鼓励业主委员会或居民代表参与监督过程,形成多方共治的良好局面。
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电梯维保费用的管理要求。同时,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例如开发统一的电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维保记录、费用明细、故障报警等功能的在线查询,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透明度。
以新密市城区某大型社区为例,该小区在电梯更新后,物业联合业主委员会共同制定了《电梯维保费用管理办法》,并通过线上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居民只需登录小区专属APP,即可查看每部电梯的详细维保记录和费用清单。此外,每年年底还会召开一次“电梯安全听证会”,邀请维保公司现场答疑,接受居民质询。
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也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电梯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在郑州新密加快推进旧梯更新的同时,必须同步建立起完善的电梯维保费用公示机制,让每一笔钱都花得明明白白。只有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才能赢得居民的信任与支持,也才能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目标。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升,相信新密市在电梯管理方面的做法会更加成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有益的示范。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