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由于涉及多方利益,加装电梯工程常常引发邻里之间的矛盾与纠纷。在这一背景下,新密市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基层治理、注重沟通协调,实现了电梯加装纠纷调解成功率100%的亮眼成绩,为全国类似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密市地处河南省中部,作为一座快速发展的中等城市,其老旧小区数量众多,居民对加装电梯的需求尤为迫切。然而,加装电梯并非简单的工程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利益协调过程。低层住户担心采光、噪音、通风等问题,高层住户则希望提升居住便利性,双方诉求差异明显,容易引发激烈争执。过去,部分小区因加装电梯问题长期僵持不下,甚至出现邻里关系破裂、工程停滞不前的情况。
面对这一难题,新密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电梯加装纠纷调解工作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调解机制。首先,市政府牵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住建部门、街道办、社区居委会、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多方组成,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工作网络。其次,制定出台《新密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指导意见》,明确加装电梯的基本条件、审批流程、费用分摊、权益保障等内容,为居民提供清晰的政策指引和法律依据。
在具体操作中,新密市坚持“先协商、后实施”的原则,将调解工作前置化、常态化。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入户走访,了解居民真实诉求,建立“一户一档”信息台账,做到心中有数。针对矛盾焦点,组织召开协调会、听证会,邀请专业机构进行采光、结构安全评估,用科学数据打消居民疑虑。同时,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聘请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确保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新密市还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各街道、社区成立加装电梯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宣传政策、带头参与调解、带头支持加装,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参与。通过“楼栋议事会”“邻里恳谈会”等形式,营造平等对话、理性沟通的良好氛围,增强居民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此外,新密市在财政支持和政策激励方面也采取了有力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减轻居民经济负担;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探索“代建租用”“共享电梯”等新型模式,降低加装门槛。同时,将加装电梯工作纳入社区治理考核体系,对成效显著的街道和社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在调解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不搞“一刀切”,不强推硬上。对于确实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单元楼,政府并不强行推进,而是通过提供替代性服务(如社区养老设施、无障碍通道等)来缓解居民生活不便,体现出政策的温度与柔性。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新密市在电梯加装纠纷调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加装电梯项目百余部,涉及多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数千户,所有项目均实现“零上访、零诉讼、零冲突”,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在100%。这一成绩不仅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推动了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密市的成功经验表明,电梯加装纠纷并非无解难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机制、是否真正做到群众路线、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耐心与智慧。面对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的新形势、新任务,各地可以借鉴新密做法,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地的调解路径,推动加装电梯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人性化。
未来,新密市将继续深化电梯加装后续管理服务,探索电梯运维新模式,确保电梯“装得好、用得好、管得好”,真正实现便民利民、共建共享的目标,为打造宜居、和谐、智慧的城市社区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