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住宅小区的改造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积极探索城市更新路径,创新推出“共享电梯”模式,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不仅有效缓解了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也为全国类似城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所谓“共享电梯”模式,是指由专业公司全额出资建设并维护电梯,住户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按次或按月缴费使用,无需一次性承担高昂的加装费用。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由居民集资加装电梯的局限,解决了资金筹措难、意见统一难、后续维护难等长期困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核心问题。
新密市在推进“共享电梯”过程中,首先从政策层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市政府出台专项指导意见,明确企业投资、居民受益、政府引导的基本原则,同时在规划审批、施工许可、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此外,住建部门还牵头建立电梯加装协调机制,组织街道办、社区居委会、业主代表和企业进行多方协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在具体实施中,新密市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吸引多家电梯企业参与竞争,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居民受益”的良性互动格局。企业不仅负责前期建设,还需承担后期运营维护责任,确保电梯安全、稳定运行。为了保障居民权益,政府还制定了详细的监管措施,包括电梯运行数据公开、收费标准透明、服务质量评估等,确保“共享电梯”真正成为便民、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
“共享电梯”的推广,不仅解决了老年居民、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的出行难题,也提升了老旧小区的整体居住品质。以新密市城区某老旧小区为例,该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居民以老年人为主,由于楼层较高,许多老人长期“蜗居”家中,不愿上下楼。加装电梯后,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区活动参与度显著提高,邻里关系也更加融洽。
与此同时,这一模式还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方面,企业通过规模化投资和运营,降低了单部电梯的建设与维护成本,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推动了城市更新进程,提升了城市治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共享电梯”模式激发了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当然,“共享电梯”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居民对新模式缺乏了解,担心后期费用上涨或服务质量下降;个别小区因结构问题难以加装电梯;还有企业在初期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影响了参与积极性。对此,新密市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宣传引导、优化技术方案、完善合同条款、建立风险分担机制等,逐步打消居民顾虑,增强企业信心。
未来,新密市将继续深化“共享电梯”模式,推动其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拓展。一方面,计划将该模式推广至更多老旧小区,实现全市范围内电梯加装全覆盖;另一方面,探索与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引入人脸识别、远程监控、智能调度等技术手段,提升电梯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还将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探索广告收益、增值服务等多种盈利方式,确保“共享电梯”可持续运营。
总体来看,郑州新密“共享电梯”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是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的一次成功破题,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一次有益探索。它体现了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市场机制的灵活运用以及居民需求的精准回应,为全国其他城市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