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密市发布了关于全市电梯加装工程完成后首次电梯使用大数据年度报告。报告全面梳理了过去一年全市电梯加装后的运行情况、使用频率、故障率、维护情况以及居民满意度等关键数据,为今后电梯加装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新密市共完成既有住宅电梯加装项目236个,覆盖全市12个街道办事处,惠及居民超过4.8万户。加装电梯的小区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和部分老旧小区,这些区域因建设年代较早,原有建筑未配备电梯,给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带来了诸多不便。电梯加装工程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显著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
从电梯使用频率来看,加装电梯日均运行次数达到38次,高于全市既有电梯的平均水平。其中,工作日早高峰(7:00-9:00)和晚高峰(17:00-19:00)为电梯使用最频繁时段,占全天运行总量的45%以上。周末和节假日电梯使用相对分散,但整体使用频率保持稳定。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60%的加装电梯小区安装了智能刷卡系统,有效实现了电梯使用的精细化管理。
在电梯运行安全方面,全年共发生电梯故障事件112起,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为78天,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故障类型包括门系统异常(占比38%)、控制系统故障(占比29%)以及停电或电压不稳导致的运行异常(占比21%)。所有故障均在2小时内得到响应,98%的故障在4小时内完成修复,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为保障电梯安全运行,新密市建立了电梯加装后续维护管理机制,实行“政府引导、社区协调、居民自治、企业服务”的管理模式。全市92%的加装电梯小区已成立电梯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监督、费用分摊及与维保单位的沟通协调。维保单位定期开展电梯安全检查和维护,全年累计开展维保服务超过1.2万次,平均每次维保周期为15天。
在居民满意度方面,调查数据显示,加装电梯后居民满意度达到93.6%。其中,对电梯运行稳定性、响应速度、乘坐舒适度等方面的评分均超过90分(满分100分)。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群体的满意度最高,达到97.2%。居民普遍反映,电梯加装后不仅出行更加便捷,也增强了邻里之间的凝聚力和社区治理能力。
此外,报告还对电梯加装过程中的经验与挑战进行了总结。一方面,政府在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审批流程优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个别小区在电梯选址、费用分摊、后期维护等方面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完善居民协商机制和制度保障。
针对未来电梯加装工作的发展方向,报告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继续优化加装流程,提升审批效率;二是加强电梯使用监管,完善智能化管理平台;三是强化居民自治意识,建立可持续的维护机制;四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探索多元化资金筹措模式。
总体来看,新密市电梯加装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入应用,电梯加装后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为更多居民带来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未来,新密市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动电梯加装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