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电梯加装作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正逐步在各地推广实施。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在推进电梯加装工作中,创新性地引入了全过程影像留存机制,不仅提升了工程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也为后续监管、验收和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新密市电梯加装全过程影像留存机制的核心,是在电梯加装项目从前期设计、施工准备、基础施工、主体结构建设到最终验收等各个阶段,通过视频、照片等方式对关键节点进行记录,并统一归档保存。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监督施工质量,也便于在出现争议或问题时进行追溯,确保整个加装过程的可查性和可追溯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密市住建部门牵头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影像留存操作流程。从居民协商阶段开始,社区工作人员即介入,对居民意见征集、签字确认等过程进行影像记录。这一阶段的记录不仅体现了居民的真实意愿,也为后续工程的推进提供了法律依据。进入施工阶段后,施工单位需按照规定,在每一个关键施工节点拍摄高清照片或录制视频,并上传至统一的监管平台。例如,在基础开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钢结构安装、电梯吊装等环节,都要求有影像资料作为质量控制的佐证。
此外,新密市还建立了影像资料审核机制。住建部门联合第三方监理机构,对上传的影像资料进行定期抽查和审核,确保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于影像资料缺失或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将责令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不得进入下一施工阶段。这种“影像+监管”的模式,有效杜绝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等问题,提升了整体施工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影像资料在项目验收阶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电梯加装项目验收往往依赖纸质材料和现场检查,存在信息不全、追溯困难等问题。而在新密市,验收人员可以通过调取全过程影像资料,直观了解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实际完成情况,从而做出更科学、准确的验收判断。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验收效率,也增强了居民对工程质量的信任感。
除了对工程质量的保障,全过程影像留存机制还为后期的维护管理提供了便利。电梯投入使用后,一旦出现故障或需要检修,维护单位可以通过查阅影像资料,快速了解电梯的安装结构、施工工艺和关键部件的安装位置,从而制定更精准的维修方案,提升维修效率。同时,影像资料也为电梯的定期检查、安全评估提供了历史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隐患,保障居民的乘梯安全。
新密市的这一创新举措,也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许多居民表示,影像记录让整个电梯加装过程更加透明,自己也能随时了解施工进展,增强了参与感和安全感。一位住在老旧小区的住户说:“以前听说别人加装电梯有纠纷,但我们这次加装过程中,每一步都有记录,大家心里都有底了。”
从技术角度看,新密市的电梯加装全过程影像留存机制,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政府搭建了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所有影像资料均上传至云端存储,并设置访问权限,确保信息安全。同时,平台还具备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对全市电梯加装项目的整体进度、施工质量、常见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为政策制定和项目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望未来,新密市计划将这一机制进一步推广至其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如外墙保温、管网改造等,实现全过程留痕、全链条监管。同时,也将探索与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推动老旧小区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总之,郑州新密市通过电梯加装全过程影像留存机制,不仅提升了工程质量与监管效率,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透明、安全的加装体验。这一做法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注入了新的活力。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