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梯出口量再创新高,“一带一路” 沿线市场贡献突出

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中国电梯行业凭借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提升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发力。据最新海关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电梯整机出口量历史性突破 9 万台大关,达到 97,824 台,同比增长 10.5%;出口额攀升至 21.7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57.3 亿元),较上一年增长 6.7%,出口量再创新高,其中 “一带一路” 沿线市场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引擎。
“一带一路” 沿线需求旺盛,中国电梯乘势而上
“一带一路” 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国家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发展,为电梯市场带来广阔空间。从东南亚的新兴城市,到中东的现代化都市,再到欧洲的基础设施升级项目,对电梯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以沙特阿拉伯为例,作为中东地区经济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 “2030 愿景” 大力推动城市转型与基础设施建设,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2024 年上半年,中国向沙特出口载客电梯 2270 台,金额高达 2.84 亿元,沙特成为中国电梯海外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在俄罗斯,随着远东地区开发以及城市改造项目的推进,对电梯的需求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显著提升。中国电梯企业凭借快速响应、定制化服务以及高性价比优势,在俄罗斯市场站稳脚跟。2023 年,森赫电梯出口俄罗斯的金额同比增长约 20%,全年累计出口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电梯台量超 1000 台,同比增长 20%。恒达富士电梯也深耕 “一带一路” 沿线市场 8 年有余,为近 80 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端住宅、机场等项目提供产品,2023 年出口台量超 2000 台,同比增幅超 20%。
技术创新赋能,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中国电梯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将物联网、人工智能、节能等前沿技术融入产品,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例如,部分企业推出的智能电梯搭载 AI 智能调度系统,可根据实时人流量优化运行路径,提升运行效率 30% 以上,同时配备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功能,降低维护成本与停机时间,深受海外客户青睐。在节能方面,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技术、能量回馈系统广泛应用,使电梯能耗降低 30%-40%,契合全球绿色建筑发展趋势,在欧美、日本等对节能标准严苛的市场也逐步打开局面。
在产品质量管控上,国内企业引入先进生产设备与管理体系,通过高精度加工工艺与严格检测流程,保障产品可靠性。如今,中国电梯产品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大幅延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变了以往国际市场对 “中国制造” 质量的刻板印象。
出口格局多元,各区域协同发展
从出口区域看,中国电梯出口已形成全方位、多元化格局。江苏省作为电梯出口第一大省,2023 年出口量达 35,283 台,凭借产业集群优势、完善产业链与高效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电梯企业也各展所长,上海三菱电梯海外销售业绩同比增长超 30%,广东快意电梯在高速梯出口数量上位居国产品牌前列。
在出口产品结构上,除传统载客电梯出口量持续增长外(2023 年载客电梯出口 84,602 台,金额 17.53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12.7% 和 10.6%),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以及适用于特殊场景的防爆电梯、医用电梯等产品出口也稳步上升,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多样化需求。
展望未来,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深入推进,以及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温,中国电梯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出口增长态势。企业需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优化全球服务网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推动中国电梯品牌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