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其安全运行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提升电梯维保工作的透明度与监管效率,郑州市新密市率先推行“电梯维保记录24小时扫码可查”制度,实现了电梯维保信息的实时公开与动态监管,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项制度的核心在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纸质维保记录转化为电子化、可视化信息。每一部电梯都贴有专属的二维码,居民只需使用手机扫码,即可实时查看该电梯的维保记录、维保人员信息、维保时间及内容等关键数据。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遇到电梯故障时,公众都能第一时间掌握电梯的运行状况,增强了安全感与信任感。
“扫码可查”的背后,是一整套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新密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电梯维保企业,依托物联网平台,建立了统一的电梯维保信息数据库。每一次维保工作完成后,维保人员必须通过专用APP上传维保记录,并现场扫码确认,确保信息真实、准确、不可篡改。系统还会自动对维保周期进行提醒,防止漏保、延保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隐患。
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监管效率,也推动了维保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往,电梯维保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部分企业为了应付检查,存在伪造维保记录的行为。而如今,扫码可查机制将维保行为全程留痕,监管部门可以随时调取数据进行核查,有效遏制了虚假维保行为的发生。同时,居民的监督权也得到了实质性增强,一旦发现维保不到位或记录不实,可立即通过扫码平台进行反馈,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对于居民而言,扫码查看电梯维保记录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中,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关注电梯的安全状况。扫码功能的开通,不仅让他们对电梯的维护情况了如指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参与意识。不少居民表示,这种透明化、数字化的服务方式让人感到安心,也更有助于推动社区治理的现代化。
在实施过程中,新密市还注重制度建设与技术保障的同步推进。一方面,制定了《电梯维保信息扫码公示管理办法》,明确了维保单位、物业企业、监管部门各自的职责和义务,确保制度落地见效。另一方面,加强技术平台的安全防护,确保数据不被篡改、泄露,保障公众隐私安全。同时,还组织开展了多轮次的培训和宣传,帮助物业管理人员、维保人员熟练掌握扫码系统的使用方法,提升整体操作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的做法已在郑州市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并逐步向全市推广。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城市,电梯保有量庞大,安全管理任务繁重,扫码可查制度的推行,不仅为电梯安全监管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当然,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实施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推进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部分老旧电梯尚未完成信息录入、部分居民对扫码功能了解不够等。对此,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包括加快老旧电梯数据录入进度、加强宣传引导、优化扫码平台操作流程等,确保每一位市民都能便捷地享受到这项透明化服务。
总的来说,“新密电梯维保记录24小时扫码可查”制度的实施,是数字化治理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的成功实践。它不仅提升了电梯维保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也增强了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构建安全、便捷、智慧的城市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这种透明化、智能化的服务模式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城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