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郑州,新密市的一位电梯维修技师因其“24小时双语服务”的贴心举措,赢得了本地外企的一致好评。这一服务不仅展现了中国工匠精神的国际化风貌,也为企业在复工复产中提供了坚实保障,成为地方服务行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新密市位于郑州西南部,是河南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入驻,当地对高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在电梯维保领域,外企对服务的响应速度、专业程度和语言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这一现实,新密市某电梯维保公司率先推出“24小时双语服务”,由具备流利英语沟通能力的维修技师轮班值守,确保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迅速响应客户需求。
“我们服务的客户中有不少是来自欧美和日韩的外资企业,他们的设备维护标准非常高,对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也有严格要求。”该电梯维保公司负责人表示,“为了满足客户需求,我们特别选拔并培训了一批技术过硬、英语流利的技师,实行全天候待命机制。”
这项服务的实施者之一——维修技师李师傅,正是“24小时双语服务”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拥有十余年的电梯维修经验,还自学英语多年,能够熟练地与外籍客户进行专业交流。在一次深夜的紧急抢修中,李师傅接到某外资企业的求助电话,称其厂区内一台载货电梯突发故障,导致生产线中断。李师傅立即赶往现场,一边用英语与客户沟通了解情况,一边迅速排查故障原因。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修,电梯恢复正常运行,避免了企业因停工造成的经济损失。
“李师傅不仅技术好,英语也非常棒。他能准确理解我们的需求,还能用专业术语解释问题,这让我们非常放心。”这家外资企业的设备主管事后表示,“24小时响应机制让我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再手足无措。”
“其实,语言只是沟通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客户问题的快速响应和解决能力。”李师傅在接受采访时说,“电梯安全关系到人员的生命安全,我们作为维修人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除了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提升,该团队还注重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他们引入了智能化维保系统,客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报修、查询维修进度和技师信息。系统还会根据电梯运行数据进行预测性维护,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从而减少突发故障的发生率。
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服务质量,也增强了客户满意度。目前,该团队的服务范围已覆盖郑州及周边多个工业园区,合作客户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这些外企在给维保公司的感谢信中纷纷表示,这种高效、专业、国际化的服务模式,是他们选择长期合作的重要原因。
“我们希望把‘24小时双语服务’打造成新密乃至郑州服务行业的一张名片。”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扩大双语技师队伍,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争取为更多外资企业和本地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的大背景下,新密电梯维修技师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体现了中国服务的国际视野,也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内涵,也为更多中小企业树立了服务升级的典范。
正如一位外企负责人所说:“在中国,我们看到了技术的进步,也看到了服务的温度。这样的服务,值得点赞。”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