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住宅在各个城市中迅速普及,电梯作为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其安全运行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州新密市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推出“电梯维修社区讲堂24小时预约,居民免费听”的惠民举措,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意识,也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项服务由新密市住建部门牵头,联合多家电梯维保企业、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旨在通过普及电梯安全知识、讲解日常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故障应急处理方式,提高居民对电梯安全的认知水平。讲堂采取预约制,居民可根据自身时间安排,随时预约听课,真正实现了“服务到家、知识到人”的目标。
电梯安全不容忽视,社区讲堂应运而生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电梯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居民对电梯使用常识了解不足所致。例如,电梯门夹人、电梯突然停运、被困电梯等情况,如果居民掌握基本的应对方法,往往可以有效避免危险的发生。
新密市此次推出的电梯维修社区讲堂,正是针对这一现实问题而设立。讲堂内容涵盖电梯结构原理、常见故障识别、紧急情况应对、日常维护常识等多个方面,由经验丰富的电梯维保技术人员现场授课,确保信息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居民不仅可以现场提问,还能通过互动演示了解电梯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
24小时预约机制,服务更贴心
为了方便居民参与,新密市创新性地推出了24小时预约机制。居民可以通过社区微信公众号、电话热线、小程序等多种渠道,随时预约课程时间,无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居民有需求,社区和维保企业就会安排讲师上门授课。
这种灵活的预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参与度。不少上班族表示,以前因为工作时间冲突,很难抽出时间参加类似活动,而现在可以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预约,真正做到了“服务围着群众转”。
此外,社区还特别设立了“电梯安全宣传角”,摆放宣传手册、张贴安全提示海报,并定期播放电梯安全知识短片,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免费听课,知识普及无门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电梯维修社区讲堂完全免费向居民开放,无论是课程内容、讲师授课,还是后续的咨询服务,均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费用,确保居民零负担参与。
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模式,不仅减轻了居民的学习成本,也增强了企业与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信任。一些电梯维保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走进社区、贴近群众,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形象,也让他们更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有助于改进服务质量。
多方联动,构建电梯安全长效机制
电梯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物业、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新密市此次推出的社区讲堂,正是构建电梯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一步。
社区居委会在其中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不仅负责组织协调,还协助收集居民意见,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物业公司也积极参与,将讲堂内容纳入日常管理培训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
同时,住建部门建立了电梯安全知识数据库,定期更新课程内容,并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不同社区的电梯使用情况和常见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教育。
居民反响热烈,安全意识显著提升
自电梯维修社区讲堂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居民的热烈欢迎。许多居民表示,通过听课,不仅掌握了电梯使用的基本常识,还学会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冷静应对。
一位家住新密某老旧小区的居民王女士说:“以前总觉得电梯出了问题就只能等维修人员来,现在知道了遇到电梯突然停运时要保持冷静,按响警铃、拨打紧急电话,还能通过通风口呼吸,这些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听课,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孩子们在互动环节中积极参与,纷纷表示回家后要提醒家人注意电梯使用安全。
结语
电梯虽小,却关系千家万户的出行安全。郑州新密市通过“电梯维修社区讲堂24小时预约,居民免费听”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也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举措的推广,无疑为构建安全、和谐、智慧的社区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随着更多城市借鉴这一模式,相信电梯安全教育将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人人懂安全,家家享平安”的美好愿景。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