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住宅小区的基础设施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电梯老化、故障频发等问题,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痛点。作为河南省会郑州下辖的一个重要城区,新密市在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方面持续发力,特别是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真正实现了“让每部电梯都健康上岗”的目标。
在新密市的一些老旧小区中,电梯运行时间普遍超过10年,甚至有些电梯已经服役超过15年。由于年久失修、维护不到位,这些电梯频繁出现故障,如停运、卡门、异响、抖动等,不仅影响居民正常出行,更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高层住户,每天上下楼都提心吊胆,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群体,更是深受其害。
部分小区由于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电梯维护资金来源不明、责任主体不清,导致电梯更新工作长期停滞不前。居民虽有诉求,但因缺乏统一组织和政策支持,更新工作难以推进。
面对这一民生难题,新密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老旧电梯更新列入年度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市住建局牵头,联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街道办事处等多个部门,制定了详细的电梯更新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在政策层面,新密市出台了《老旧电梯更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了专项财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小区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梯更新项目,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居民共治的良好机制。
此外,针对电梯更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居民意见不统一、费用分摊难等问题,政府部门组织开展了多轮居民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推动建立业主共商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社区协调,有效化解了更新过程中的矛盾与阻力。
在推进老旧电梯更新过程中,新密市始终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保每一部电梯的更新工作都能高质量完成。
首先,对全市范围内的老旧电梯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通过专业机构对电梯使用年限、运行状况、安全风险等进行综合评估,建立“一梯一档”数据库,为后续更新提供数据支撑。
其次,针对不同小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一小区一策”的方式推进更新工作。对于电梯结构尚可、主要部件老化的,采取更换核心部件的方式进行局部更新;对于整体老化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则进行整体更换。
在电梯选型方面,新密市注重引入智能化、节能化、安全性能更高的新型电梯产品,提升居民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鼓励安装电梯运行监测系统,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做到防患于未然。
电梯更新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为了确保更新后的电梯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新密市积极推进电梯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一方面,强化物业公司的管理责任,要求其建立完善的电梯日常巡检、维护保养制度,确保电梯有人管、有人修、有人负责。另一方面,推动电梯保险制度落地,鼓励居民和物业公司为电梯投保,一旦发生故障或事故,能够及时获得理赔,降低居民风险。
此外,新密市还积极探索“智慧电梯”管理模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电梯运行数据的实时上传和远程监控,提高电梯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居民通过手机APP即可查看电梯运行状态、报修记录等信息,极大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服务体验。
随着一批批老旧电梯陆续完成更新,越来越多的新密市民切实感受到了这项民生工程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以前电梯经常坏,上下楼都要掐着点,现在新电梯运行平稳,噪音小,刷卡就能用,真是方便多了。”家住城区某老旧小区的李阿姨感慨地说。
不少居民表示,电梯更新不仅解决了出行难题,也提升了小区整体环境和居住品质。尤其是老年居民,再也不用担心“爬不动楼”的问题,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截至目前,新密市已完成超过200台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惠及居民数万人。未来,新密市将继续加大老旧电梯更新力度,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市老旧电梯应换尽换、应改尽改。
与此同时,新密市还将以电梯更新为契机,推动老旧小区整体改造升级,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老旧电梯更新,看似是一项技术工程,实则是一项民心工程。它不仅关乎居民的日常出行,更体现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在新密市的努力下,一部部“健康上岗”的电梯,正载着千家万户驶向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新图景。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