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住宅的数量持续增加,电梯作为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新密市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城市之一,近年来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有效提升了电梯的安全性能,也极大地增强了居民的安全乘梯意识,真正实现了“安全乘梯、文明乘梯”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新密市部分老旧小区的电梯由于使用年限较长、维护不到位,出现了诸如运行不稳定、故障频发、部件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更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尤其是一些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和本世纪初建成的小区,电梯设计标准较低,缺乏现代安全防护措施,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以新密市城区某老旧小区为例,该小区电梯已运行超过十五年,期间多次出现困人、滑梯、停运等故障,居民反映强烈。此类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并非个例,成为城市安全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面对老旧电梯带来的安全隐患,新密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电梯更新改造列入城市更新和民生工程的重点任务之一。市政府联合住建、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多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制定《新密市老旧电梯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全面推进老旧电梯的评估、改造和更换工作。
在财政支持方面,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老旧电梯更新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同时鼓励居民自筹、物业配合、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这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居民在电梯更新过程中的经济压力,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积极性。
在电梯更新过程中,新密市注重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电梯智能化管理。新型电梯普遍配备了智能监控系统、远程报警装置、人脸识别系统等先进功能,实现了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一旦电梯出现异常,系统可第一时间通知维保单位和相关管理人员,确保问题及时处理,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此外,部分小区还试点安装了“电梯安全码”,居民通过扫码即可查看电梯的运行状态、维保记录、安全提示等信息,极大提升了信息透明度和居民的安全感。这种“智慧电梯”模式正在新密市逐步推广,成为城市电梯安全管理的新亮点。
电梯安全不仅依赖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提升,更离不开居民的安全意识和文明行为。新密市在推进电梯更新的同时,广泛开展电梯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社区讲座、应急演练、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电梯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理技能。
在社区宣传栏、电梯轿厢内张贴安全乘梯提示,播放电梯安全公益广告,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许多小区还成立了“电梯安全志愿者队伍”,由热心居民、物业人员、维保单位技术人员组成,定期巡查电梯运行情况,收集居民意见,协助处理突发问题,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局面。
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密市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完成老旧电梯更新改造项目超过300台,涉及老旧小区60余个,惠及居民超过10万人。更新后的电梯运行更加平稳、安全性能显著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不少居民表示,更新后的电梯不仅运行更安静、速度更快,而且故障率明显下降,上下楼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心。一些老年居民还特别提到,新电梯配备的语音播报、防夹装置等人性化设计,让他们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舒适。
尽管新密市在老旧电梯更新和安全乘梯意识提升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需清醒认识到,电梯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一劳永逸。未来,新密市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电梯安全监管体系,加强日常维护和应急演练,推动电梯安全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也将持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升全民安全意识,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电梯安全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只有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实现电梯安全的长治久安,为新密市打造安全、宜居、智慧的城市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老旧电梯更新这一民生工程的深入推进,新密市不仅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水平,更在全社会营造了“安全乘梯、文明乘梯”的良好风尚,为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注入了新的动力。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