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新密的一个老旧小区里,一场看似普通的电梯加装工程,却悄然掀起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温情。这不仅是一次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于尊重、关怀与希望的深刻演绎。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六层高的居民楼没有电梯,多年来,居民们早已习惯了爬楼的日常。但对于年过八旬的李奶奶来说,每一次上下楼都像是一场“战斗”。她的腿脚不便,每次出门买菜、看病,都要靠邻居帮忙搀扶,或是由儿子从单位请假回来背她下楼。久而久之
社区服务 2025-09-24
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里,高楼林立,人们居住在几十米高的公寓中,每日乘着电梯上下穿梭。然而,在这看似便捷的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邻居之间擦肩而过,却常常连一句问候都吝于出口。直到有一天,小区里装上了电梯门,这个小小的改变,竟悄然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让原本陌生的面孔变得亲切,让冷清的楼道升腾起温情。起初,大家对“电梯装上门”这件事并不理解。有人担心这是多此一举,有人觉得影响美观
每当放学铃声响起,小宇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的孩子。书包在他瘦小的肩膀上一颠一颠,脚步轻快得像只归巢的小鸟。可一到楼下那栋老旧的居民楼前,他的笑容便瞬间凝固——六层楼,没有电梯,只能靠双腿一步步往上爬。这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楼,曾经是城市里最体面的住宅之一。如今,墙皮斑驳,楼梯扶手锈迹斑斑,每一步台阶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重。对成年人来说,爬楼或许只是日常的疲惫;但对孩子而言,却是每天必须面对的“
在城市的角落里,有这样一群居民,他们每天面对着上下楼的艰难。尤其是那些住在老旧小区、没有电梯的居民楼里的老人、孩子和行动不便者,爬楼梯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有人因腿脚不便,十几年未曾下楼;有人因接送孩子上学,每天背着书包往返于六七层楼之间;还有人因为突发疾病,急救时因无法快速下楼而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这些看似琐碎却真实存在的困境,在新密市一项项民生工程的推进中,正被悄然改变。近年来,新密市大力推进既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对许多居民来说,曾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可就在今年春天,我们这栋住了半辈子的老楼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一部电梯。当电梯门缓缓打开,发出“叮”的一声轻响时,整栋楼仿佛都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那一刻,我站在人群中,眼眶微微发热——这不只是多了一个上上下下的机器,更是生活品质的一次飞跃,是城市温度的真实体现。我们这栋楼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六层高,没有电梯,每层住两户人家
在新密市的一个老旧小区里,一场关于幸福的“加速度”正在悄然上演。阳光洒在斑驳的楼墙上,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电梯安装作业,而令人动容的是,在施工现场周围,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年轻的上班族甚至带着孩子的母亲,纷纷主动走上前去,帮忙搬运材料、维持秩序、递送工具——他们不是施工人员,而是这栋楼的居民,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者。这个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六层高的住宅楼没有电梯,对于居住在高层的老年人来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需求日益迫切。在这一背景下,新密市率先推出“政府买单,居民受益”的惠民政策,全面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切实解决了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新密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然而,与许多老城区一样,这里也面临着大量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层住宅缺乏电梯的现实困境。对于居住在高层的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在新密市,一项看似简单却意义深远的民生工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正悄然改变着许多居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而言,“从一楼到七楼不再喘”已不再是奢望,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过去,在没有电梯的老小区里,爬楼成了一种“体力考验”。家住七楼的李阿姨今年68岁,腿脚不便,每次上下楼都得扶着墙慢慢挪动,一趟下来常常气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邮箱:18625527838@139.com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